建国啊千宏财富,你把城里那套房子卖了吧。”母亲又开始了。
“妈千宏财富,这是今天第六次了。”我看了看表,才晚上八点。
“卖了有什么不好的,钱放在手里踏实。”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85岁的母亲,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01
60岁,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年纪。
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了。
这天我从供电局正式退休,同事们为我办了退休聚餐,局长还特意讲了话,说我工作了38年,兢兢业业,是个好同志。
我笑着接受大家的祝福,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回老家照顾母亲。
展开剩余97%这个想法在我心里盘旋了很久。
自从三年前妻子去世后,我一个人住在城里那套100平的房子里,每天除了买菜做饭看电视,也没什么别的事可做。
儿子李东在上海工作,已经成家立业,一年回来看我两三次。
每次通电话,他总是说:“爸,要不你来上海跟我们一起住吧。”
我总是拒绝。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我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倒是85岁的母亲王秀英,一个人住在县城老家,让我放心不下。
上个月回去看她,发现她走路已经有些不稳了。
虽然脑子还很清楚,但毕竟年纪大了。
退休聚餐结束后,我直接开车回了县城老家。
从市里到县城,一个小时的车程。
这条路我走了无数次,闭着眼睛都能开到。
县城变化很大,到处都在修路,灰尘满天飞。
但我家那个小区还是老样子,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住宅楼,外墙已经发黑。
楼下停车的地方坑坑洼洼,下雨天积水能淹到脚踝。
我拎着行李箱上了三楼。
母亲听到敲门声,隔着门问:“谁呀?”
“妈,是我,建国。”
门开了,母亲看到我身后的行李箱,愣了一下。
“你这是要住下吗?”
“嗯,我退休了,回来陪陪您。”
母亲的眼睛瞬间亮了。
“太好了,我一个人在家确实有些孤单。”
她帮我把行李拖进屋,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
“你饿不饿?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不用忙,我们一起做。”
厨房不大,母子俩在里面显得有些拥挤。
母亲的动作比以前慢了很多,切菜的时候手有些抖。
我接过菜刀:“我来吧。”
“还是你手艺好。”母亲在一旁看着,眼神里满是满足。
晚饭很简单,一个西红柿鸡蛋,一个青菜豆腐,还有一盆米饭。
“这菜是楼下王大爷种的,没打农药,绿色的。”母亲给我夹菜。
“味道确实不错。”
“王大爷人很好,我买菜经常找他。”
“以后我买菜,您就别出门了。”
母亲点点头:“你回来了就好,我心里踏实多了。”
吃完饭,我们坐在客厅看电视。
母亲换了好几个台,最后停在了一个养生节目上。
“现在的电视节目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
“那我们聊天吧。”
“也好。”母亲关了电视,“你在城里那套房子怎么办?”
“空着呗,等我想回去的时候再回去。”
母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去菜市场买菜。
县城的菜市场比城里的要热闹一些,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卖菜的也基本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农民。
我买了些新鲜蔬菜和肉,准备给母亲做顿好的。
回到家,母亲正在阳台上晒被子。
“今天天气好,晒晒被子,晚上睡觉舒服。”
“您歇着,我来。”
“不用不用,我还能动。”
母亲坚持要自己晒,我也就随她。
中午做了四个菜,母亲吃得很香。
“还是儿子做的菜好吃。”
“您以前做菜也很好吃。”
“老了,手艺不行了。”母亲放下筷子,“建国啊,你在城里不是有套房子吗?”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问问。”
我没太在意,以为母亲只是随口一提。
02
下午陪母亲去了趟医院,拿她的降压药。
县医院人不多,很快就拿到了药。
回来的路上,母亲又提到了房子。
“你那套房子多大来着?”
“100平,三室两厅。”
“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是不是有些浪费?”
“还好吧,习惯了。”
母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晚上吃完饭,我们在小区里散步。
小区里的老人不少,大家都互相认识。
“这是我儿子,从城里退休回来陪我的。”母亲逢人就介绍。
邻居们都很羡慕:“你儿子真孝顺。”
“是啊,我有福气。”母亲脸上满是骄傲。
回到家,母亲泡了壶茶。
“建国啊,你那套房子现在值多少钱?”
我放下茶杯,看了她一眼:“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事,就是好奇。”
“大概180万左右吧。”
母亲的眼睛亮了一下:“这么值钱啊。”
“房价这些年涨得挺快的。”
“180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没深想。
第三天,母亲的话题依然围绕着房子。
“建国啊,你一个人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住着舒服啊。”
“可是你现在不是住在这儿吗?”
“我只是暂时住在这儿。”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你打算住多久?”
“看情况吧,只要您需要,我就一直住下去。”
“那城里的房子就一直空着?”
“空着就空着呗,又不碍事。”
母亲摇摇头:“太浪费了。”
我开始意识到,母亲对我的房子似乎很关心。
但我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第四天,母亲的话更直接了。
“建国啊,你把城里那套房子卖了吧。”
我正在洗碗,手一顿:“为什么要卖?”
“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卖了钱能做很多事。”
“比如什么?”
“比如存银行,每年光利息就不少。”
我放下碗,转身看着她:“妈,您是不是缺钱?”
“不是不是,我不缺钱。”母亲连忙摆手,“我是为你着想。”
“我不缺钱用。”
“可是钱放在房子里,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
我没接话,继续洗碗。
母亲在我身后继续说:“你想想,18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都有好几万。”
“我的退休金够用了。”
“那万一以后生病了怎么办?有钱心里踏实。”
我开始有些烦躁,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妈,我有医保,而且还有些积蓄,真不用担心。”
母亲叹了口气:“你就是想不开。”
第五天,卖房的话题升级了。
早上我去买菜,回来母亲就说:“隔壁王大爷说他侄子是做房产中介的,很有经验。”
“然后呢?”
“我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他说现在房价还行,出手是个好时机。”
我放下菜篮子:“妈,您怎么跟外人说我的事?”
“王大爷不是外人,我们是老邻居了。”
“那也不应该什么都说。”
母亲有些委屈:“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
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又开始了。
0岁退休回老家陪母亲,她一天内劝我卖房6次,我无奈扭头回城
订阅专属
现实情感·现代·家庭
墨染诗笺
本故事15分钟读完2.9万人在看
关注
“建国啊,你把城里那套房子卖了吧。”母亲又开始了。
“妈,这是今天第六次了。”我看了看表,才晚上八点。
“卖了有什么不好的,钱放在手里踏实。”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85岁的母亲,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01
60岁,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年纪。
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了。
这天我从供电局正式退休,同事们为我办了退休聚餐,局长还特意讲了话,说我工作了38年,兢兢业业,是个好同志。
我笑着接受大家的祝福,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回老家照顾母亲。
这个想法在我心里盘旋了很久。
自从三年前妻子去世后,我一个人住在城里那套100平的房子里,每天除了买菜做饭看电视,也没什么别的事可做。
儿子李东在上海工作,已经成家立业,一年回来看我两三次。
每次通电话,他总是说:“爸,要不你来上海跟我们一起住吧。”
我总是拒绝。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我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倒是85岁的母亲王秀英,一个人住在县城老家,让我放心不下。
上个月回去看她,发现她走路已经有些不稳了。
虽然脑子还很清楚,但毕竟年纪大了。
退休聚餐结束后,我直接开车回了县城老家。
从市里到县城,一个小时的车程。
这条路我走了无数次,闭着眼睛都能开到。
县城变化很大,到处都在修路,灰尘满天飞。
但我家那个小区还是老样子,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住宅楼,外墙已经发黑。
楼下停车的地方坑坑洼洼,下雨天积水能淹到脚踝。
我拎着行李箱上了三楼。
母亲听到敲门声,隔着门问:“谁呀?”
“妈,是我,建国。”
门开了,母亲看到我身后的行李箱,愣了一下。
“你这是要住下吗?”
“嗯,我退休了,回来陪陪您。”
母亲的眼睛瞬间亮了。
“太好了,我一个人在家确实有些孤单。”
她帮我把行李拖进屋,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
“你饿不饿?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不用忙,我们一起做。”
厨房不大,母子俩在里面显得有些拥挤。
母亲的动作比以前慢了很多,切菜的时候手有些抖。
我接过菜刀:“我来吧。”
“还是你手艺好。”母亲在一旁看着,眼神里满是满足。
晚饭很简单,一个西红柿鸡蛋,一个青菜豆腐,还有一盆米饭。
“这菜是楼下王大爷种的,没打农药,绿色的。”母亲给我夹菜。
“味道确实不错。”
“王大爷人很好,我买菜经常找他。”
“以后我买菜,您就别出门了。”
母亲点点头:“你回来了就好,我心里踏实多了。”
吃完饭,我们坐在客厅看电视。
母亲换了好几个台,最后停在了一个养生节目上。
“现在的电视节目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
“那我们聊天吧。”
“也好。”母亲关了电视,“你在城里那套房子怎么办?”
“空着呗,等我想回去的时候再回去。”
母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去菜市场买菜。
县城的菜市场比城里的要热闹一些,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卖菜的也基本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农民。
我买了些新鲜蔬菜和肉,准备给母亲做顿好的。
回到家,母亲正在阳台上晒被子。
“今天天气好,晒晒被子,晚上睡觉舒服。”
“您歇着,我来。”
“不用不用,我还能动。”
母亲坚持要自己晒,我也就随她。
中午做了四个菜,母亲吃得很香。
“还是儿子做的菜好吃。”
“您以前做菜也很好吃。”
“老了,手艺不行了。”母亲放下筷子,“建国啊,你在城里不是有套房子吗?”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问问。”
我没太在意,以为母亲只是随口一提。
02
下午陪母亲去了趟医院,拿她的降压药。
县医院人不多,很快就拿到了药。
回来的路上,母亲又提到了房子。
“你那套房子多大来着?”
“100平,三室两厅。”
“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是不是有些浪费?”
“还好吧,习惯了。”
母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晚上吃完饭,我们在小区里散步。
小区里的老人不少,大家都互相认识。
“这是我儿子,从城里退休回来陪我的。”母亲逢人就介绍。
邻居们都很羡慕:“你儿子真孝顺。”
“是啊,我有福气。”母亲脸上满是骄傲。
回到家,母亲泡了壶茶。
“建国啊,你那套房子现在值多少钱?”
我放下茶杯,看了她一眼:“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事,就是好奇。”
“大概180万左右吧。”
母亲的眼睛亮了一下:“这么值钱啊。”
“房价这些年涨得挺快的。”
“180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没深想。
第三天,母亲的话题依然围绕着房子。
“建国啊,你一个人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住着舒服啊。”
“可是你现在不是住在这儿吗?”
“我只是暂时住在这儿。”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你打算住多久?”
“看情况吧,只要您需要,我就一直住下去。”
“那城里的房子就一直空着?”
“空着就空着呗,又不碍事。”
母亲摇摇头:“太浪费了。”
我开始意识到,母亲对我的房子似乎很关心。
但我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第四天,母亲的话更直接了。
“建国啊,你把城里那套房子卖了吧。”
我正在洗碗,手一顿:“为什么要卖?”
“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卖了钱能做很多事。”
“比如什么?”
“比如存银行,每年光利息就不少。”
我放下碗,转身看着她:“妈,您是不是缺钱?”
“不是不是,我不缺钱。”母亲连忙摆手,“我是为你着想。”
“我不缺钱用。”
“可是钱放在房子里,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
我没接话,继续洗碗。
母亲在我身后继续说:“你想想,18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都有好几万。”
“我的退休金够用了。”
“那万一以后生病了怎么办?有钱心里踏实。”
我开始有些烦躁,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妈,我有医保,而且还有些积蓄,真不用担心。”
母亲叹了口气:“你就是想不开。”
第五天,卖房的话题升级了。
早上我去买菜,回来母亲就说:“隔壁王大爷说他侄子是做房产中介的,很有经验。”
“然后呢?”
“我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他说现在房价还行,出手是个好时机。”
我放下菜篮子:“妈,您怎么跟外人说我的事?”
“王大爷不是外人,我们是老邻居了。”
“那也不应该什么都说。”
母亲有些委屈:“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
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又开始了。
“王大爷的侄子说,像你这样的房子很好卖,最多一个月就能出手。”
“我不卖。”
“为什么不卖?”
“因为我不想卖。”
母亲放下筷子:“你给我一个不卖的理由。”
我也放下筷子:“我给您一个要卖的理由。”
母亲被我噎住了,半天没说话。
下午,母亲带我去了趟县医院。
“我们去看看医生,咨询一下我的身体情况。”
医生检查后说母亲身体还可以,就是血压有点高,要注意饮食。
03
出了医院千宏财富,母亲感慨:“现在看病真贵,随便检查一下就要好几百。”
“您有医保,能报销一部分。”
“报销是报销,但自己也要出不少钱。”母亲停下脚步,“建国啊,你看看这医院,看病多贵,还是有钱好。”
我明白她又要提卖房的事了。
“妈,您别操心了,我的钱够用。”
“你现在够用,以后呢?”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你就是不听劝。”
晚上,母亲看着电视里的房产广告,突然说:“电视里都说房价要跌,你趁早把房子卖了吧。”
“电视里还说房价要涨呢。”
“那你到底信哪个?”
“我谁都不信,我只相信房子在我手里踏实。”
母亲摇摇头:“你这想法不对。”
第六天,母亲的攻势更加猛烈。
早上起床,她就说:“建国啊,昨天晚上我想了一夜,你还是把房子卖了吧。”
“您想一夜就为了这事?”
“是啊,我越想越觉得你应该卖。”
“理由呢?”
“理由多了去了。”母亲掰着手指头数,“第一,房子空着浪费;第二,有钱心里踏实;第三,现在房价高,不卖以后就便宜了。”
我一边刷牙一边听她说。
“还有呢?”
“还有就是,你一个人要那么大房子干什么?”
吃早饭的时候,母亲继续她的说服工作。
“你看我们这儿多好,空气新鲜,菜便宜,人也朴实。”
“是挺好的。”
“那你就在这儿住下去,把城里的房子卖了。”
“我可以在这儿住,但房子不卖。”
“为什么这么固执?”
我没回答,专心吃早饭。
上午,母亲拉着我去小区里转悠。
“你看看这儿的房子,一平米才两千多,你那儿要一万八。”
“位置不一样,价格当然不一样。”
“位置有什么重要的?房子不都是用来住的吗?”
“话不能这么说。”
“怎么不能这么说?”母亲停下脚步,“你告诉我,房子除了住还能干什么?”
我想了想:“保值。”
“什么叫保值?”
“就是不贬值,甚至还能升值。”
母亲摇摇头:“我不懂这些,我只知道钱在手里才踏实。”
中午,母亲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
“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我夹了一块:“很香。”
“你小时候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
“现在也爱吃。”
母亲笑了:“那你把房子卖了,我天天给你做红烧肉。”
我差点被噎住:“妈,您这转弯转得太快了。”
“我没转弯,我是认真的。”
“我也是认真的,房子不卖。”
母亲的脸色沉了下来:“你为什么这么死心眼?”
下午,邻居王大爷来串门。
“建国回来了,真好。”
“王大爷好。”
“听你妈说,你在城里有套房子?”
我看了母亲一眼:“是的。”
“现在城里的房子值钱,你要不要考虑出手?”
母亲在一旁使眼色:“王大爷的侄子就是干这行的。”
“谢谢王大爷,我暂时不考虑。”
王大爷点点头:“也对,不着急。”
王大爷走后,母亲不高兴了。
“人家好心帮忙,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我什么时候说要卖房子了?”
“你不卖房子回来干什么?”
这话把我问住了。
我回来照顾您。”
“我不需要你照顾。”母亲的语气很坚决,“我需要的是你把房子卖了。”
我开始意识到,事情可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晚上吃饭的时候,母亲又开始了。
“建国啊,儿子在上海压力大吧?”
“还好。”
“买房了吗?”
“买了,不过还在还贷款。”
“那压力确实不小。”母亲放下筷子,“你帮帮他,把房子卖了给他点钱。”
我终于明白了一部分原因。
“妈,东子的房贷我们已经帮过了,他现在能自己应付。”
“能应付是能应付,但有钱不是更轻松吗?”
“他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生活。”
“什么成年人不成年人的,他是你儿子。”
我没法反驳这个逻辑。
04
第七天早上,我被母亲的声音吵醒。
“建国,起床了,我们今天去找王大爷的侄子看看。”
我看了看表,才六点半。
“妈,这么早?”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卖房子要趁早。”
我坐起来:“我什么时候同意卖房子了?”
“你迟早要同意的。”
这句话让我彻底清醒了。
我穿好衣服走到客厅,母亲已经梳洗完毕,坐在沙发上等我。
“走吧,王大爷的侄子九点钟有时间。”
“妈,我不去。”
“为什么不去?”
“因为我不卖房子。”
母亲站起来:“你必须去。”
“我为什么必须去?”
“因为我是你妈。”
这个理由让我无言以对。
但我还是拒绝了:“对不起,我不去。”
母亲气得脸都红了:“你这个不孝子!”
我第一次听到母亲这样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房子不卖。”
早饭的时候,母亲一直黑着脸。
我夹菜给她,她也不接。
“妈,别生气了,有话好好说。”
“没什么好说的。”母亲放下筷子,“你要是不卖房子,就别在这儿住了。”
这话像一巴掌打在我脸上。
“您这是赶我走?”
“我没赶你,是你自己不听话。”
我放下碗筷:“好,我走。”
母亲愣了一下:“你要去哪儿?”
“回城里。”
“回城里干什么?”
“住我的房子。”
母亲的脸色更难看了:“你就是故意气我。”
“我没有故意气您,我只是想不明白,您为什么一定要我卖房子。”
母亲沉默了很久,最后说:“算了,你不想卖就不卖吧。”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但我错了。
上午出去买菜,回来母亲就说:“我刚才给王大爷的侄子打电话了,他说下午有时间,我们去见见。”
“妈!”
“就见见,又不是一定要卖。”
“见了他肯定要推销。”
“推销就推销,听听又不会少块肉。”
我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
下午三点,王大爷带着他侄子来了。
王大爷的侄子叫王建华,30多岁,穿着西装,看起来很精神。
“李叔叔,听说您在城里有套房子想出手?”
“没有,我没说要出手。”
王建华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母亲。
母亲赶紧说:“他就是有些犹豫,你跟他讲讲现在的行情。”
王建华点点头:“李叔叔,现在确实是出手的好时机,房价还比较稳定,再过一段时间就不好说了。”
“为什么不好说?”
“政策在变,市场也在变,早出手早安心。”
我没接话。
王建华继续说:“您的房子在哪个小区?”
“滨河花园。”
“那个小区不错,位置好,配套齐全。”王建华拿出手机,“我查查最近的成交价。”
过了一会儿,他说:“最近成交的都在每平米1.8万左右,您那套100平的话,大概能卖到180万。”
母亲的眼睛又亮了:“180万,这可不少啊。”
“是的,阿姨,这笔钱够您和李叔叔舒舒服服过后半辈子了。”
我终于忍不住了:“我们现在过得就挺舒服的。”
王建华笑了笑:“李叔叔,您现在确实过得不错,但有钱总比没钱好,您说对吧?”
“钱在房子里也是钱。”
“但房子不能当饭吃啊。”王建华的语气很诚恳,“而且现在的房子流动性不好,真要急用钱的时候,房子卖不出去怎么办?”
这话让我有些动摇。
母亲看出了我的犹豫,赶紧说:“建华说得对,钱在手里才踏实。”
王建华趁热打铁:“李叔叔,要不这样,我先帮您评估一下房子的具体价值,您参考参考?”
“不用了。”我站起来,“谢谢你跑一趟,但我暂时不考虑卖房。”
王建华有些失望,但还是礼貌地说:“没关系,您再考虑考虑,有想法随时联系我。”
王建华走后,母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说服。
“人家专业人士都说了,现在是出手的好时机。”
“专业人士的话也不一定对。”
“那你相信谁的话?”
“我相信我自己的判断。”
母亲摇摇头:“你这个人就是太固执。”
05
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母亲换到了财经频道。
“你看,专家也说房价存在泡沫。”
“专家还说房价要涨呢。”
“你到底听不听劝?”
“妈,您能不能告诉我,您为什么这么执着要我卖房?”
母亲愣了一下:“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
“怎么个好法?”
“有钱不好吗?”
“有房子也好啊。”
母亲被我问得无话可说。
第八天,也就是今天,事情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早上六点,我就被母亲叫醒了。
“建国,起床了,我们今天就去办卖房手续。”
我彻底被惊醒了:“妈,您在说什么?”
“我昨晚想了一夜,决定了,今天就卖房子。”
“您决定?这是我的房子!”
“你是我儿子,你的房子就是我的房子。”
这个逻辑让我哭笑不得。
“妈,法律上不是这么规定的。”
“我不管法律怎么规定,反正你必须听我的。”
我穿好衣服走到客厅,发现母亲已经把我的房产证拿出来了。
“您什么时候翻我的东西了?”
“我没翻,我就是收拾房间的时候看到的。”
我把房产证拿回来:“这是我的证件。”
“证件在你那儿,房子还不是要听我的。”
早饭的时候,母亲第一次提到卖房。
“建国啊,隔壁王大爷说他侄子是房产中介,可以帮忙卖房。”
我咽下嘴里的粥:“妈,我们昨天不是见过他了吗?”
“见过是见过,但你没同意啊。”
“我今天也不会同意。”
母亲叹了口气:“你怎么这么死心眼?”
上午陪母亲到医院拿药,路上她又开始了。
“你看看这医院,看病多贵,有钱多好。”
“您不是有医保吗?”
“医保是医保,但自己也要出钱啊。”
“出得起。”
“现在出得起,以后呢?”母亲停下脚步,“万一得了大病怎么办?”
“我有积蓄。”
“积蓄有多少?能顶几年?”
我没回答,因为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她都有话反驳。
从医院回来,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第三次提到卖房。
“建国啊,儿子在上海压力大,你帮帮他,把房子卖了给他点钱。”
“妈,我们昨天不是讨论过这个问题了吗?”
“讨论过是讨论过,但你没答应啊。”
“我为什么要答应?”
“因为他是你儿子。”
“正因为他是我儿子,我才不能什么都替他做。”
母亲放下筷子:“你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已经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过度干预。”
“什么叫过度干预?帮助儿子是天经地义的。”
“适度帮助可以,但不能没有原则。”
母亲的脸色沉了下来:“你就是不想帮他。”
“我不是不想帮他,是觉得没必要。”
“什么叫没必要?”
“他现在过得挺好的,不需要我们操心。”
母亲摇摇头:“你这个当爸的真是没用。”
这话让我很不舒服,但我忍住了。
下午,母亲拉着我去逛街。
县城的街道不宽,两边都是小商铺。
“你看这里什么都便宜,在城里住干什么,卖了房子回来多好。”
“我可以回来住,但房子不用卖。”
“房子不卖,空着多浪费。”
“浪费就浪费吧。”
“你有钱烧的?”
我停下脚步:“妈,您今天是怎么了?”
“我怎么了?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您这样不是为了我好,是在给我施加压力。”
母亲愣了一下:“我给你施加什么压力了?”
“您从早到晚都在说卖房的事,这不是压力是什么?”
“我说卖房怎么了?卖房有什么不对?”
“卖房没什么不对,但逼着别人卖房就不对了。”
母亲的声音提高了:“我逼你了吗?我什么时候逼你了?”
周围的人都看向我们,我赶紧拉着母亲走到一边。
“妈,我们回家说。”
“不回家,就在这儿说。”母亲甩开我的手,“你说清楚,我什么时候逼你了?”
“您天天说卖房的事,这不是逼是什么?”
“我说几句话就是逼?那我以后不说话了行吧?”
看着母亲委屈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
“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好说:“我们回家再说吧。”
母亲没再说话,一路上都黑着脸。
06
回到家,母亲直接进了房间,把门关上了。
我在客厅里坐了一会儿,想去敲门,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晚饭时间到了,母亲还没出来。
我去敲门:“妈,吃饭了。”
“我不吃。”
“您别生气了,有话好好说。”
“没什么好说的。”
“您不吃饭身体怎么受得了?”
“我死了正好,省得在这儿碍你的眼。”
这话让我心里一紧:“妈,您别这么说。”
“我就这么说,你管得着吗?”
我在门外站了很久,最终还是回到了客厅。
八点钟的时候,母亲终于出来了。
她走到客厅,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但明显心不在焉。
我给她端了杯茶:“妈,喝点茶。”
母亲看了我一眼,接过茶杯。
“建国啊,妈问你一个问题。”
“您说。”
“你是不是觉得妈很烦?”
“没有,我没有这么想。”
“那你为什么不听妈的话?”
我坐到她身边:“妈,不是所有的话都必须听。”
“为什么不必须听?”
“因为有些话是对的,有些话是不对的。”
母亲放下茶杯:“你觉得妈说的话不对?”
“不是不对,是我有不同的看法。”
“什么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房子不用卖。”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建国啊,你明天把房子卖了吧。”
我差点跳起来:“妈!这是今天第六次了!”
母亲看了看表:“才晚上八点呢。”
我彻底震惊了,看着眼前这个85岁的老人,突然感觉自己不认识她了。这还是那个疼爱我、关心我的母亲吗?为什么她会如此执着地要我卖掉房子?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
我站起来,直视着母亲的眼睛:“妈,您必须告诉我,您为什么这么执着要我卖房子?”
母亲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有钱好...”
“不对!”我打断了她的话,“您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母亲低下了头,双手不停地摩挲着衣角。
我紧张地屏住呼吸千宏财富,等待着她的下一句话。
发布于:河南省富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