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财富
1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
见证钱学森从爱国青年
成长为世界科技界的中国星
见证他受困异国五年
永不言弃探寻归乡之路
与当代青年
一起挖掘文物背后故事
学习文物里的大思政课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文物有话说》系列访谈节目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徐汇区融媒体中心、人民网上海频道共同策划推出,围绕钱学森图书馆馆藏一级文物,邀请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对话青年学子、青年讲师,重温钱学森的人生选择、了解他的人生理想。
《文物有话说·第二季》围绕斐陶斐励学会会员证书、钱学森的中华民国护照、1946年2月13日阿诺德致钱学森的信等十件文物展开,带领观众见证一位破壁者的越洋归航之路。
6月27日起,节目陆续在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徐汇微信、人民网上海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08
文物有话说
钱学森图书馆馆藏一级文物
文物简介
1955年
钱学森、蒋英携带回国的牛皮箱
这两件牛皮箱是钱学森归国的重要见证,其中一件箱体上有大写的英文字母“P.L.TSIANG”“Y.J.TSIANG”。牛皮箱是1935年蒋英随父亲蒋百里赴欧考察时定制并使用的牛金财富,婚后又被蒋英带去美国。1955年,牛皮箱随着钱学森一家回到祖国。
两件牛皮箱
见证两代人为祖国复兴远赴他乡
这两件陈旧的牛皮箱,
最初启用于1936年
蒋百里挈妇将雏前往欧洲考察。
1950年钱学森计划归国,
行李箱再次被启用,
承载着爱国科学家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
1955年钱学森历经艰难回国,
行李箱也跟随主人漂洋过海,
回归故里。
它们不仅是钱学森归国的重要见证物,
也成为两代人
为祖国复兴奔波付出努力的见证。
赤子丹心终不改
再现一位人民科学家的坚守与情怀
社会上有种言传,
认为钱学森是遭受迫害后提出要回国。
历史恰恰不是这样!
正因为钱学森要回国,
美方才以“曾经是美国共产党”为由,
对他采取一方面驱逐出境,
一方面又禁止离境的矛盾做法。
历史证明,
钱学森放弃在美优渥条件,
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
投身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事业,
做出彪炳史册的功勋。
文物有话说 08
下期预告
1955年9月19日
钱学森在“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上
补一等舱的票据
文稿:钱学森图书馆
视频:钱学森图书馆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富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