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苹果开完特别活动元宝枫资本,iPhone 17系列正式登场。
这两周市场反馈有点意思:高端火、中端哑。
/ Pro 系列卖疯了 /
渠道给到的节奏很快。
苹果把订单从8500万提升到9000多万。
加单基本都给了 Pro / Pro Max。
一句话:热度在高端。
/ iPhone Air遇冷 /
展开剩余76%本来寄望“中端轻薄”走量。
结果不理想,下滑明显。
“便宜点就能打”这套,在今年不灵了。
/ 为啥 Pro 能红 /
核心就三个字:值这个价元宝枫资本。
A19 Pro 芯片、影像无敌、120Hz 高刷、散热优化。
配置到位。体验到位。
再加上生态锁定:AirPods+ Apple Watch用户,换机绕不开 iPhone。
/ Air 为啥不香 /
定位“中端+轻薄”。
但性价比陷阱来了:
用户思路很直接——“不如加钱上 Pro,用三年不心虚。”
与其将就,不如一步到位。
/ 资本市场怎么看 /
摩根士丹利把目标价拉到 298 美元。
逻辑简单粗暴:Pro 的高利润,能顶住“换机周期疲软”。
也侧面说明——卷高端,比撒中端更有效。
/ 放眼 2026:六款新 iPhone /
爆料提到:苹果会在 2026 年推 6 款,含可折叠与 “18e” 系列。
可折叠 iPhone + Apple Intelligence?
形态+AI 双驱动,爆款潜质拉满。
/ 用户该怎么选 /
用三年以上老机的朋友:
现在上 Pro,属于“鸟枪换炮”。
预算吃紧 or 喜欢新形态:
等等 2026,等折叠+AI 一起上场。
/ 一句总结 /
这波给所有厂商上了一课:
别困在价格战。把高端做到极致,才是王道。
用户不缺钱,缺的是“非你不可”的理由。
你会现在冲 Pro,还是等 2026 折叠+AI?
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元宝枫资本
发布于:重庆市富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