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为大家讲述一张极具历史价值的老照片富腾优配 ,这张照片定格了开国上将许世友与李先念两位革命元勋在晚年时期的重逢时刻。照片中,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并肩而坐,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合影中还有另外两位重要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许世友将军出生于河南新县,李先念同志则来自湖北红安,这两个地方都位于巍峨的大别山区。在革命岁月里,他们同属红四方面军,是该部队最具代表性的军事将领。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两位将军都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功绩,在革命队伍中脱颖而出。 在红四方面军时期,许世友曾担任红四军军长,李先念则是红三十军政委,都是举足轻重的高级指挥官。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转战山东战场,先后担任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胶东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而李先念则出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在鄂豫边区开展抗日斗争。两位将军都展现出独当一面的军事才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率领部队转战华东战场;李先念则出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副司令员,成为方面军级别的军事领导人,其职务级别甚至高于许世友。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授衔时,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而李先念虽然具备授予大将军衔的资历,但因已转任地方工作,故未参与授衔。 1954年,李先念调任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开启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国务工作生涯;许世友则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但他选择继续坚守在华东军区,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同样在这个重要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两位老战友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成为红四方面军将领中的杰出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革命战友之间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友谊。1949年5月,李先念赴湖北任职途中经过济南时,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特意前往探望。次日李先念启程时,许世友又亲自为其送行,足见两人情谊之深。1981年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李先念还特意起身与许世友握手,这个感人的瞬间被摄影师永久定格。而本文介绍的这张珍贵合影拍摄于1984年,当时李先念到南京视察工作,特意与老战友许世友相聚,留下了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 当时,两位老将军都已步入暮年。许世友已退居二线,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而李先念仍肩负重任,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位列正国级领导人,后来还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照片中另外两位人物同样来历不凡:坐在李先念身旁的是聂凤智将军,他同样来自湖北红安,是大别山走出的又一位名将。在革命战争年代,聂凤智长期担任许世友的得力助手,从红四方面军时期到山东战场,始终追随许世友左右,堪称其麾下第一猛将。 抗战胜利后,山东部队奉命调往东北时,许世友为了留住这位爱将,甚至不惜使用掉包计,以聂凤智身体不适为由将其留在身边。许世友升任山东兵团司令员后,聂凤智接任第九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聂凤智继续在许世友领导的南京军区任职,1977年更接替老首长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拍摄这张合影时,聂凤智也已退居二线,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 照片中另一位戴眼镜、学者模样的人物是康世恩同志。这位来自河北怀安的清华高材生,是清华大学地质系的优秀毕业生。与其他三位军事将领不同,康世恩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建国初期,面对能源紧缺的困境,康世恩临危受命,先后担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大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总指挥等职,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1978年升任国务院副总理,拍摄这张合影时正担任国务委员,与李先念一样仍在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这张珍贵的合影不仅记录了几位革命元勋的深厚情谊,更折射出新中国从战火中诞生到建设发展的历史轨迹。四位老人各自在不同领域创造的辉煌成就,共同谱写了共和国历史的壮丽篇章。(参考文献:《李先念年谱》《许世友将军影集》) 发布于:天津市富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